音乐与健康:音乐疗法的科学依据
音乐疗法是近年来临床上正在推广的一种疾病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结合了音乐、医学与心理学等多种原理,能够借助音乐的特殊属性有效促进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音乐疗法的科学依据。
什么是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的专业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有目的的音乐体验和由训练有素的音乐治疗师设计的干预措施来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借助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与音色,音乐治疗师能够有效地激活患者大脑的不同区域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认知、运动、社交等多方面的功能。音乐治疗师应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并实施音乐活动,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实现对一些常见疾病或症状的干预,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的状态。
音乐疗法是怎样调节身体与治疗疾病的
情绪调节
在调节身体与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音乐疗法展现出的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对人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医学研究发现,音乐的旋律、节奏与和声能够有效触发人脑的情绪中枢,并且促进内啡肽、多巴胺等多种与愉悦感和幸福感相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使人们的情绪状态受到直接的影响。音乐是一个安全的情感表达平台,那些正在经历焦虑、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音乐来处理自身复杂的情绪,从而保持情绪稳定并恢复心理健康状态。此外,积极的音乐能够引发患者的正向情绪效应,增强患者的自我价值感,激发患者的自信心,从而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