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应急科普:开启安全新征程
作者 张瑞蕾 高鹤沅 纪同娟
发表于 2025年9月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较快,人流密集地数量逐年上升。然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如设计缺陷、后期管理缺位等问题。基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掌握一定的自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近年来,随着应急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应急科普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急科普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应急科普教育面临的挑战

科普临场体验不足,防护意识较弱

应急科普教育的关键是让人们在应对火灾等危险时保持冷静,并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目前的应急科普教育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学校在进行消防演练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如下场景:当警报响起后,学生们有序地冲出教室,在操场上排队,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给一些学生提供消防器材并传授消防器材的使用经验。这样的活动往往效果不佳,站在队伍后面的学生很难获得消防器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学到的消防知识很少,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科普信息宣传渠道单一,内容枯燥

如何快速、准确地向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应急信息是一个挑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权威声音有时可能被忽视或被淹没在大量不实信息中。目前,公众在预防、应对、救援和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相对欠缺,仍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开放性等优势,但在应急科普中,这些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