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我拜读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结尾处,作者发出这样的提问:“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我坐在桌前,默然以对。你能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样的想法一闪而过,我紧紧抓住它的尾巴,想把它解剖得一清二楚。”
芋无言,终有果
年少时,老屋前的土地平旷,家人物尽其用,将这块地用来种植蔬果花木。有一处长着几丛芋叶,青翠欲滴。芋叶与荷叶极像,水落在叶上,化作粒粒珍珠,顺着叶面滚落,沾湿泥土。我常常摇动叶子,控制珍珠的走向,不让它落地,一个人玩得忘了时间。后来,芋叶消失了,是被家中的羊吃了,还是枯死了?我一无所知。它仿佛从未出现一般,被人遗忘,目之所及,土地平整,光秃秃一片。
有一回,我和堂妹四处寻找好玩的事物,我的目光触及芋叶生长的那块地,记忆突然被唤醒,心中猛然迸发出探知地下秘密的冲动。我们浇湿泥土,用一堆看起来无用的小玩意儿,诸如小木棍之类,似考古般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块。直到碰到硬邦邦的疙瘩,我们如获至宝,谨慎地拨开周遭的泥土,完整地将其取出。是个大家伙,还挺重!
我们接连挖出好几个芋头,收获颇丰。我们捧着战果,呼喊大人们前来一观,他们吃惊的模样令我们格外受用。当天中午,厨房里飘出淡淡的芋头香……
花灿灿,不改色
放学路上,同伴带我到一户处理花材的人家去玩。一进门,偌大的庭院中姹紫嫣红,一堆堆鲜花堆得都快让人无处下脚。阿姨们坐在小马扎上挑花、包装,手上忙个不停。院里东边堆了小山高的非洲菊,都是残次品,谁都可以带走。除了我们,住在附近的阿姨、姐姐们,也如蜜蜂扎进花堆里,挑挑拣拣,各自带着合心意的花归去。
回到家,我把花插入瓶中,花朵挨挨挤挤,满室添色,丝毫不比花店里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鲜花逊色。爱花的母亲见了,格外欢喜,忍不住打量这瓶花,啧啧赞叹。
第二天早上,我上学路过这户人家,门外放着一堆垃圾,非洲菊横七竖八地压在上面,凌乱却不失鲜亮,静静地等待垃圾运输车的到来。我不禁感叹,它们曾被一只只温暖的手捡起,却又被无情地丢在地上,无人喜欢,只能与垃圾为伍。
夕阳斜照,我再次经过这里,垃圾和花都没有被运走。运输车两天来一次也是有的。令人惊喜的是,非洲菊仍鲜艳明媚,成了路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连行色匆匆的人也放慢脚步,目光流连其上。眼前的美景和家中的那瓶非洲菊重叠在一起,我忽然觉得:每一朵花都一样,一样的灿烂,一样的可爱。
鱼食饵,争自由
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钓鱼,三天两头便和同伴去池塘边垂钓。钓竿是同伴自制的,简易;鱼饵是现挖的蚯蚓,新鲜。抛出诱饵没多久,馋嘴的鱼儿就上钩了,同伴很快就有了收获。我则不然,等了许久,才见钓竿有动静,欢喜之际,鱼逃了,饵没了。接连几次,皆是如此。望着光溜溜的鱼钩,我懊丧不已。
同伴笑着说:“你太心急了。鱼刚咬钩,还没咬紧,你就要收竿,自然让它有了可逃之机。”我吸取教训,抛出钓线,静静等待。在水中的世界,鱼饵引诱鱼咬钩,到底是鱼饱食一顿后曳尾而逃,还是我的桶里收获战利品,这是未知数,但是,不是很有趣吗?
水上和水下的世界全靠一根鱼竿连接着,我们不见彼此,却共同为渴望的东西执着。不过,鱼应该会更努力,毕竟一旦失败,它失去的可是自由。握着鱼竿,感受鱼的挣扎、鱼的倔强,感受生命不停地颤动。我如愿钓上一条鱼,拇指大的鱼在半空中狂甩着尾巴,带着不甘。它太小了,我把它扔回水里,回去再长长吧,下次可别又输了!
比起想,能更为重要。在文章的结尾,我也想问诸位一个问题:你能活出怎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