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眼镜去散步
最近刚换了副眼镜,戴着还不太适应,我干脆摘了去散步。这一摘,倒有了一些新体验。
摘下眼镜后,我放眼望去,周遭不那么清晰了,仿佛大光圈镜头里,清晰主体背后的虚化背景,又好像雨水打湿车窗后,刷出的一幅幅天然画卷。清晰有清晰的安全感,朦胧也有朦胧的梦幻美。这种看什么都自带温柔光晕的妙处,是戴着眼镜的人所不能体会的。
我联想起最近陪女儿读过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治愈小说《戴眼镜的女孩》:主人公卡特琳人到中年,在自己的舞蹈班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于是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整天戴着眼镜。戴不戴眼镜看世界,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小卡特琳的印象中,不戴眼镜大概就像做梦一样,世界仿佛被覆上了一层光晕,所有物体的轮廓都变得柔和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深爱小卡特琳的爸爸还曾用“摘掉眼镜看世界”作类比,引导女儿在生活中不必过于较真,“我们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但只要不戴眼镜,一切都变得很模糊、很温和,那些尖锐的、嘲讽的、丑陋的一切,也都变得柔和可爱了”。
这个想法与小说家太宰治不谋而合,他曾写道:“我最喜欢摘掉眼镜眺望远处,整个世界变得朦胧,恍如梦境,像万花筒般,感觉很棒。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