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啊麦田
作者 孙克艳
发表于 2025年9月

和往年一样,远离故土的我,在与父母的通话里,每每谈及的话题,除了家乡的天气,便是当下天气下庄稼的长势,特别是麦田的情形。

麦子在两百多天的一生里,会经历播种、发芽、出苗、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成熟等生长阶段。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麦子会面临相应的独特气候,并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在田间地头,时常晃动着农夫的身影,他们是一株株会移动的麦子。他们陪伴着麦子共同经历寒来暑往和风霜雨雪,穿越四季,直到萧瑟而空旷的大地逐渐变成一片金黄的浩瀚麦田。

时间是有魔力的。麦子在深秋播种后,慢慢地将身体扎入大地,深入土壤,长成一米多甚至两三米的发达根系,以迎接各种各样的自然考验——洪涝、风暴、干旱、冰霜、病虫害等。麦子只有把根深深地埋进大地,充分吸收大地里的水分和营养,才能抗击一生中的诸多灾难。

对于把一生都奉献给土地的农民来说,麦子就是他们养育的另一个孩子,麦子的每一次成长都牵绊着农民的心。而对于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在多年与父母相伴于田间的劳作中,他们早已把麦田里的麦子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故而长大后,远离故土的乡村孩子,在与父母的长途通话中,麦子和麦田是他们总也绕不开的话题:麦子长得怎样了,该进行哪项劳作了,今年的收成将会如何……隔三岔五地,这些话题在电话两头,问了一遍又一遍,答了一遍又一遍,问的人问了又问,答的人说了又说。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