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泡沫型人格”吗?
作者 任燕
发表于 2025年9月

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分散形成的球状或半球状气液界面结构,常见于肥皂水表面和啤酒表面。这种结构具有轻盈、脆弱的特质,因其结构极不稳定,极易受外力冲击或蒸发的影响而破裂。由于泡沫表面光泽流转,且具备一定的弹性,在短暂的存续期间会展现出独特的动态美感与物理特性。

“泡沫型人格”是一个形象化的心理概念,指个体外在表现看似华丽耀眼、极具魅力,实则如同泡沫般脆弱易破、内在空洞。这类人往往过度追求外在光环与他人认可,热衷于炫耀财富、地位与人脉资源,试图塑造出虚假的完美形象。在社交场合中,他们会通过夸张的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用表面的自信与热情掩盖内心深处的不安。

然而,一旦面临外界压力、质疑,或是需要展现真实能力与情感时,“泡沫型人格”者的脆弱本质便会暴露无遗,显示出缺乏真实自我认知与独立人格的缺陷。

“泡沫型人格”是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而形成的。从成长环境来看,过度宠溺的家庭氛围是重要诱因。父母无原则的夸赞与物质满足,容易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知,缺乏应对现实世界的心理准备。相反,在情感忽视、高压管控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为了获取关注与认可,也容易通过塑造虚假形象来迎合他人的期待。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