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骗术”:无法看见的“olo”
作者 曹敏
发表于 2025年9月

在晨光的映照下,海天相接处染出深邃的钴蓝,藻荇浮动,泛起油润的翠绿;繁花摇曳,露出娇嫩的嫣红……人眼能分辨大约100万种颜色,我们似乎能捕捉到自然界中每一种色彩。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也许这世上还有我们从未见过的色彩。

人类能分辨颜色得益于视网膜上三种视锥细胞的高效协作。其中,S型视锥细胞对短波长光敏感,主要负责感知蓝色;M型视锥细胞对中波长光敏感,主要负责感知绿色;L型视锥细胞对长波长光敏感,主要负责感知红色。三种视锥细胞的信号以不同比例组合传递至大脑,就构成了人类复杂的色彩体验。譬如,当L型视锥细胞和M型视锥细胞同时被激活,大脑便会将二者感知到的红色信号和绿色信号合成黄色。这种“三原色编码机制”如同光的调色盘,通过蓝、绿、红的组合,能够调配出五彩斑斓的视觉色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只激活单一的视锥细胞,人眼会看到什么样的颜色呢?

传统理论认为,单一的视锥细胞被激活时无法形成完整的色彩感知,仅能引发模糊的色觉。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