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耶伦:“全球最有权力女性”与她的端水哲学
作者 尹晓琳
发表于 2023年11月

76岁的耶伦曾是美联储主席,也是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掌门人。

《经济学人》用“众口可调”评价这位笑起来如“邻家姑妈”一样和蔼的经济学家。她在市场、政客、劳动者中有着很好的人缘,一众政策专家曾模仿耶伦的着装习惯立起领子向她致敬,无论是进步左派还是保守右派都能在她身上看到某些称心之处。

但如果有人认为她是凭借“温和”的性格魅力而走上世界经济领域的权力巅峰,那就大错特错了。

研究劳动力经济学出身的耶伦是典型的技术性官僚,极为注重专业性,和她吃饭的客人必须准备好与她谈论的经济学话题。在圈子里,她以办事效率高、沟通直率、对经济数据敏感而见长。

她甚至是耿直而强硬的,更准确地说,耶伦制胜的关键在于她找到了强硬与柔软间的微妙平衡点。

- 01 -“可盐可甜”的领导力

时间回到2014年,和耶伦一起竞选美联储主席的热门人选是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很多人认为,与性格火爆的萨默斯相比,为人亲切的耶伦会是一位温和的主席。

彭博社曾援引一位经济学家的话来讲述耶伦和萨默斯之间的不同。“如果你对萨默斯说了些不正确的事情,萨默斯可能会说,‘你到底读没读过研究生?学没学过经济学?’而耶伦会说,‘你有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这个问题?’耶伦有能力让人们达成共识。”

最终耶伦以56票赞成和26票反对的结果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却是历任美联储主席所收到过的最低赞成票。那时,人们对她仍有许多质疑。但离任时的成绩表明,耶伦是一位高度有效的美联储主席,她推动一群难以驾驭、直言不讳的央行官员达成共识,平稳退出了危机时期启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在她任期内,美国失业率从6.7%降至4.1%,股市上涨,经济复苏。在接近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耶伦完成了美国国会设定的另一个目标,将通货膨胀水平维持在2%以内。

在局外人看来,耶伦采取的是同僚商议式的领导方式,尤其是与美联储知名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相比。耶伦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10年曾在格林斯潘手下任职,她回忆起老领导的独裁式管理风格:“会议桌前的人们会依次说,‘是的,先生,我支持您的提议’,从来没有政策讨论。”

耶伦则以一种更学院派的方式管理美联储,她擅长平衡相互对立的观点,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首位女掌门人,很多人质疑:一个被公认为“有亲和力”和“令人愉快”的人是否具備执掌美联储的魄力?言外之意往往带有几乎不加掩饰的性别偏见。在执掌美联储之前,耶伦担任过克林顿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与耶伦共事过的同仁称:克林顿政府里人人都很强势,时时面对艰难处境,怀疑耶伦太温和是可笑的。

在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时,她的副手是大名鼎鼎的原以色列央行行长斯坦利·费希尔,就连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经济学原理》作者格里高利·曼昆、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都是费希尔的学生。舆论普遍认为费希尔“太过优秀”,似乎要盖过正主耶伦的风头。作为反通胀人士,费希尔曾力促耶伦进入更为激进的加息轨道,但未能成功。他在离任前强调过耶伦有多强硬。当有人找她的茬时,“她会立即回击”,费希尔说。

- 02 -表达的模糊性正确

央行家的关键职责之一是管理预期,玩弄语言是此间的关键艺术,集大成者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

本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2023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