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文化,甜润向全国蔓发
作者 汪遇衍
发表于 2024年7月

在全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篇章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文化根脉,铺就了民族底色。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小单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

安徽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大省,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安徽特有品牌深度挖掘属地文化,以“甜润”为引领,承载地域特质,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助力了安徽文化的全国性蔓发,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践行者。

徽风皖韵,也是中式文化底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民族拥有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唯有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土壤,才能努力浇灌中国式现代化之花。

徽州大地,瑰丽灿烂。这里有“登黄山,天下无山”的壮美黄山,有被赞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徽州古村落之宏村,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千百年来,吸引着安徽省乃至全国各地的人流连忘返,成为“一生痴绝处”的梦想之源。

在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下,安徽不仅有眼前的风景,还有背后蕴藏的悠长文脉,在戏曲、文化、美术、饮食等多个方面成绩斐然。在戏曲上,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凤阳花鼓、坠子戏、花鼓灯等;在文学上,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徽商、徽派建筑等;在美术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而版画流派也有徽派版画、芜湖版面等,此外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在饮食上,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可再细分为皖南菜、淮南菜、沿淮菜等。

徽派建筑、徽州古村落、徽州技艺、新安画派、徽商精神、徽菜等安徽文化,如一颗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历史中闪耀,还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激起阵阵回响。

美好生活,需要甜润赋能

在中国,离开家乡去理想的城市居住、务工,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常态。无论是背井离乡、少小离家,还是衣锦还乡,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故土情深的国人来说,甜润生活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能随时随地体验家乡的情怀、拥有故乡的味道。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