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中非关系专家劳伦·约翰斯顿(Lauren Johnston)发表了一份题为《中国、非洲和驴市场》的报告,表示阿胶创造了驴皮跨国贸易的繁荣。路透社则把阿胶走红归因为《甄嬛传》的宣传。东阿阿胶是驴皮帝国的权力中枢,从河北保定到山东聊城387公里的车程,是一头驴的初一和十五。
但相比如火如荼的驴皮贸易,东阿阿胶的经营在过去几年完成了一个戏剧性的大反转。
2019年,东阿阿胶迎来上市23年第一次亏损,营收暴跌60%,仓库里的2711吨阿胶顷刻间瓦解了“驴皮缺货”的宏大叙事。然而4年时间,东阿阿胶的业绩来了个反转:2023年,净利润暴涨47.6%,市值甚至创下新高。坠落与反转,与两个中年男人有关。
制造神药
东阿阿胶亏损的2019年,央视财经记者到东阿县阿胶街实地探访,发现各大药店里,以往标价1499元的明星单品“阿胶块”,都在打6折甩卖。当年财报一出,东阿阿胶库存货值比营收还高了5.62亿元。
2019年是东阿阿胶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10年到2018年,每公斤阿胶的价格从540元一路提高到3850元,幕后推手是一个名叫秦玉峰的山东男人。
秦玉峰16岁进入东阿阿胶当临时工,跟驴皮打交道的32年,秦玉峰担任过多个职务,并在2006年开始掌舵东阿阿胶。秦玉峰接手时,东阿阿胶业务繁杂,横跨保健品、印刷、啤酒等20多个行业。同期,阿胶市场深受价格战困扰,东阿阿胶尽管坐拥70%的份额,规模也不过10亿元上下。在秦玉峰管治下,阿胶迅速成为和人参、鹿茸齐名的“滋补三宝”,他的做法大致分两步:
1.创造需求
在秦玉峰主导下,东阿阿胶组建专门的团队,地毯式搜罗出3200多个关于阿胶的验方,同时利用各大古装电视剧植入提高知名度,单《甄嬛传》就出镜不下10次。
秦玉峰还亲自撰写了一本《阿胶百科知识》,其中有一个故事是病入膏肓的李鸿章吃完慈禧赏赐的阿胶,在英国王宫吐了一口又高又远的痰,既长了民族志气,又褒扬了阿胶的疗效。跟老祖宗沾点边的东西往往都有两个特点:一是能治的病很多,二是注意事项尚不明确。经过一系列包装和宣传,阿胶的市场空间迅速被拉大,成为喜事佳节送礼场景的不二之选。
2.涨价
2017年,16国专家代表齐聚山东聊城,成立了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标只有一个:拯救日渐衰落的毛驴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