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CAT:切中情绪痛点,撩拨用户心弦
作者 奉佳龙 孙丰国
发表于 2024年7月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名创优品、TOP TOY、九木杂物社等潮玩集合店均设立了毛绒玩具陈列区,卖着诸如草莓熊、三丽鸥、Loopy(露比)等IP的毛绒玩具。从宜家鲨鱼到冰墩墩,从玲娜贝儿到jELLYCAT(吉利猫)网红茄子,原本以儿童为主要目标消费群体的毛绒玩具,已然潮玩化、年轻化。其中,诞生于1999年的英国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是头部品牌之一。它没有乐高那样悠久的品牌历史,没有像迪士尼那般自带经典IP,却仍能在社交网络中掀起一股热潮,以陪伴和治愈为特色切中时代情绪,让不少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群体为之上瘾,成为他们的新型社交货币。那么,jELLYCAT究竟做对了什么?

产品特色:确立整体风格,塑造人格形象

jELLYCAT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常见形象融入产品外观设计中,就玩偶造型来看,圆润的线条和饱满的体态是其共同特征。造型来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动植物形象,如小狗、兔子、茄子、番茄等;另一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食物,如云朵、运动器材、生日蛋糕等,品牌在官网将其分为动物系列、娱乐系列等不同系列。喜欢的水果、饮料、动物都可以变成具象化的玩偶,用户可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jELLYCAT还会同步推出搭配玩偶的配件,如給食物系列搭配托盘、给植物系列搭配花盆、给体育器材系列搭配收纳篮,让整个玩偶系列看起来更具整体性和协调性。这些玩偶通常采用短毛绒面料,聚酯纤维经过特殊加工变得更有弹性,触摸时手感甚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的梦境之中。

jELLYCAT的一大特色是对玩偶进行人格化形象塑造。品牌的两位创始人威廉和托马斯认为,市场上动物形象的毛绒玩具仿佛是在制作标本,为了使产品更具亲和力,形成品牌特色,他们决定做出有设计感、有趣味性的动物毛绒玩具,让动物不像标本,而是像“人”,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玩偶的外观细节入手,给玩偶设计拟人化的五官。一双标准的豆豆眼加微笑嘴巴,拟人化的小表情给品牌增加了辨识度,是品牌的标志性设计之一。jELLYCAT的消费群体在购买之前,流行着一种“挑脸”行为——通过反复比对玩偶们的“脸”,挑出最符合自己期待的那只,这样挑选出来的玩偶个体风格迥异,很合用户的口味。无论是最初的动物系列,还是现在丰富多彩的植物、食物、生活用品等产品系列,品牌将这些没有五官、没有生命的物体画上笑脸,设计可以摆动的四肢,就像赋予了它们生命,让产品形象变得亲切、活泼。

二是为玩偶打造专属人设。每年品牌都会推出200多款新品,同时打造一份独特的产品手册。在手册中赋予玩偶人格化的故事背景和个性化的故事内容,玩偶的出生地、年龄及性格等都有介绍。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同时,也在接受品牌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提升玩偶与品牌的魅力和认知度,同时促进情感连接,在用户心中树立玩偶专属“人设”。

三是给玩偶拍摄专属海报,模拟明星时尚大片,进一步加深其在用户心中的人格化形象。具有电影海报般质感的高清图片展示玩偶的外观和细节,为玩偶营造高级感氛围。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符合玩偶人设的短视频,让用户更加直观地感受玩偶的“人格魅力”。

jELLYCAT通过统一的产品风格形象,为玩偶设立独特的人设,成功地将这些毛绒玩具打造成具有生命力和故事性的伙伴。这些玩偶不仅能够给用户带来欢乐和陪伴,还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品牌进入用户的精神世界做铺垫。

情绪价值:深耕用户心理,贴近治愈经济

《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一人户”占比为16.77%。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