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的双轮驱动:要销量,更要利润
作者 李锋
发表于 2024年7月

畅销品没有什么利润,高利品卖不动。我想每个快消品经销商老板都想在销量与利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销量与利润之间的矛盾,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在早期,销量管理几乎等同于利润管理,企业只需专注扩大销量,利润自然随之而来。但现在这个阶段,老板能切身体会到生意难做。

市场竞争加剧、跨区域窜货严重、渠道费用攀升,加上临期、退货大量侵蚀利润,简单的销量导向已难以维系健康的利润水平。经销商在追求销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利润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一年白干的尴尬局面。

利润靠什么?销量?

早期,利润管理更多依赖直觉和经验,销量的增长被视为利润提升的直接信号。

这个阶段的经营主要是销量。销量是主要矛盾,其他是次要矛盾。一切经营工作,都要为销量增长让道。一切KPI(关键绩效指标),就是销量中心。销量就是KPI的K(Key,关键)。长期的销量增长固化,形成了习惯。有销量,就有利润,已经成为经销商的固化思维习惯。

但当下这个内卷严重的阶段,销量和利润已不能再画等号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经销商生意规模很大,甚至过亿元,但反而是微利甚至亏损,有的经销商年销售额4000万—5000万元,老板财务出身,充分利用管理软件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反而年利润200万—300万元。

为什么?

因为他们意识到要对利润做管理,利润管理需要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知识。缩量时代,利润是设计出来的,是用管理工具(软件财务系统)分析诊断出问题,马上进行管理改进,从而使公司发展越来越良性。

利润管理的演变,无疑是企业在不断适应与调整市场变化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企业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竞争态势以及内部资源状况,灵活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果你还坚持着销量增长=利润增长,有的经销商公司亏损甚至没有数据支撑,不知道哪个品牌、哪个渠道、哪个客户、哪个人造成的亏损,这种状态的经销商日子应该不好过吧。

销量与利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非常重要,既要对销量做增长,也要对利润做管理。在这个时代,才不会成为那个濒死的经销商。

销量增长的多维策略

刚才说过,当下已经是存量或者说是缩量时代,这意味着市场上的资源、客户、份额等都变得有限,不再是过去那种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这种背景之下,企业想要实现增量,就必须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量,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但单靠一个维度,不足以支撑你的发展,必须在多维度上战胜对手,采取多维策略,从多个角度入手,全方位推动销量增长。

1.目标管理:精准定位,激发潜能

做经销商生意,不可再无目的、无计划。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