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面前,品牌要完蛋了吗?
一开年,人们就被各种“低价”轰炸:一边是抖音紧跟阿里、京东、拼多多,也把“低价”作为2024年的核心策略;一边是瑞幸的9.9元、库迪的8.8元之后,麦当劳宣布现磨咖啡早餐全面进入15元时代。
2023年因一块榴莲蛋糕引发的商战还历历在目:山姆的“踏马价”、盒马的“移山价”、美团的“拔河价”、大润发的“不吵价”……
没想到,这种朴实无华的寒气这么快就传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品牌人看了忍不住丧气:低价面前,品牌真的要完蛋了吗?
关于白牌
这一轮“低价”叫得最大声的就是渠道。
天猫的千星计划,京东的春晓计划,都是在大力扶持中小商家。抖音更是直接把电商商家运营组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品牌,一组负责白牌。
渠道愿意扶持白牌,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受当下消费趋势的影响,但另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赚得多。

2023年白牌美妆圈就流行一个数字:2.5元。
也就是一个售价25元的商品,成本只能控制在2.5元,然后白牌再拿2.5元,剩下的80%全部“献祭”给渠道。
很夸张的一个比例,白牌能这么玩,品牌肯定做不到。
但是这些白牌,其实并不是消费者直接买单的对象。
消费者买单的是什么?
是盒马的白牌,是山姆的白牌,是大牌同源代工厂的白牌,是董宇辉直播间里的白牌,是某个博主安利的白牌,甚至是邻居推荐的白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