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的秋味
某日夜归途中,听到北京交通电台里飘出费城交响乐团演奏的《四季·秋》的乐章。琴音乍起,忽觉美国费城的秋天在记忆里苏醒, 十年前的光景恍如昨日——独立厅前飘落的枫叶,斯库基尔河上被两岸砖房映红的晨雾,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里沧桑的哥特式建筑,菲尔芒特公园中纷飞的群鸽,街头巷尾光怪陆离的墙面涂鸦,酒吧里带着坚果香和蜂蜜甜的酸啤酒,古老集市上堆如小丘的南瓜和干酪,还有那满街飘香的费城小吃……
那些年,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毕业离校后,我们也常乘火车去这个被他称作“费村”的老城重游。
费城的骨子里透着秋意——陈旧、没落,满是岁月的痕迹。它的美亦在深秋,较之美国东海岸其他城市,费城有种老派的韵致:它没有纽约的喧腾,也不如华盛顿的肃穆;不似芝加哥的摩登,亦无波士顿街巷的盘曲。费城的街道横平竖直,如棋盘一般整齐,斯库基尔河穿城而过,将它分成东西两半,秋阳遍洒,满地枫叶,城里便如镀了层金箔。《独立宣言》就诞生于此。
每回提及费城,先生总会笑问我:“你还记得三十街火车站里卖的那家扭结饼吗?以前你一到那里,总要买一个来吃。”是啊,那是一种扭作心形的条状面包,上面撒着粗盐, 被烤得金黄,咸香混着黄油的气息弥漫整个车站的大厅。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