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海鲜与身世
作者 何菲
发表于 2025年9月

每次从辽宁大连刚回到上海的那几天,我常常活在“大连时间”里。

大连的磁场很独特,因此我会一去再去,久住不厌,几乎把这座北方城市盘出包浆来。大连中心城区的大小巷弄, 几乎都曾留下过我的履痕。大连也是近十年内,除上海外,我居住时间最久的城市,可算得上“第三故乡”。

我感觉,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重镇, 大连的城市气息十分复杂:很辽东,很海洋,兼有日、俄与欧洲风格,与传统东北内陆城市风格迥异。很多世俗评价也认为大连是最不像东北的东北城市, 更是东三省最优秀的城市,没有之一。大连还是中国5 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15 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东北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作为重度海鲜爱好者,在我看来, 中国最好吃的海鲜,其一在宁波,其二在大连。双城都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大连,我格外钟情的是海胆、飞蟹、海肠、蚬子和生蚝等,它们是北纬39度的海洋恩物。可能是基因关系, 我对于难以言喻的海洋鲜腥味道总有一种特殊的迷恋。

地处黄渤海交界处,大连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它是我国紫海胆的主产区,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九成以上。紫海胆是大连海域特有的海胆品种,2010 年,“大连紫海胆”获得了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大连海域也盛产马粪海胆、虾夷马粪海胆、黄海胆,当之无愧是我国的海胆核心产区。

海胆被美誉为“海之精”,春食马粪海胆、秋食紫海胆,是大连人的味蕾节气表。大连人吃海胆讲究鲜活,尤爱在海胆刚捞出水、身上的刺还在动时剖开即食。我曾在傍晚渔船归港的渔人码头吃过不少现开的海胆,那种裹着海水味道的鲜活、丰腴、甘柔之美,令我穷尽辞藻也难以形容一二,且有微电流过舌的酥麻,吃得心神激荡,唯有在吃到上等生蚝、蟹黄、蟹膏时才会有类似之感。确实,那是荷尔蒙的味道。

说吃的是荷尔蒙并不夸张。海胆可供饮食的恰恰是占全重10% 左右的生殖腺,又称“海胆黄”“海胆卵”等, 呈五角星状排列,其美味程度与生殖腺发育状况息息相关。海胆不仅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铁等矿物质元素,据说美容养颜效果明显。

现开海胆吃的是情趣,也不敢“饕餮”太多,毕竟对于活物我总带着一些敬畏。吃完,来一杯热美式,望望大海, 心情很是自在。

坐在餐厅里吃海胆就可以相当放肆了。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