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窝和紫苏饮
自由作家、茶文化跨文化交流推广传播讲师、企业文化品牌顾问。茶领域研修二十余年, 曾为荷兰禾众基金会茶项目专家组成员,上海陶瓷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老朋友发来些关于茶的短视频,感慨道:“各种各样的胡说八道,茶文化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看完视频,理解他说的是过去近30 年他所经历的那个茶文化的时代,确实和现在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和面貌。正因为他在这个领域里深耕多年,所以产生了比较,有了比较难免生出情绪和分别心。但转念想想,其实很多年轻人或者过去一直不关心茶的人从来没有感受过,对他们来讲,没有体验也就没有比较,有的只是当下的直观感受。
我们都觉得,这些年已变成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关于茶的内容, “胡说八道”也好,“五花八门”也罢,积极点说算是流光溢彩,争奇斗艳,表达的无非是关于茶各个物质层面的知识、认知和信息。把物质层面讲明白了便可以售卖产品,而网络上似乎都在售卖“真诚表达的套路”,毕竟茶就是一个消费品嘛,不同观点的碰撞交叉,会产生别样的能量。至于文化层面,从古到今,很多人也就是借助茶这个媒介修养自己的身心,而如何理解、如何修养,完全取决于个体的认知了。世间所有的呈现,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丰富,而那些不断填补我们未知的事物,也总在提醒着自身的无知。
前些天先生给我带回了一包茶,说是朋友托他让我品鉴真假,大概以为见多识广的我会喝过,能对其产地说出些门道。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